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发展。2018年,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委托的第三方机构评估显示,连云港市公立医院门诊患者、出院患者满意度分别达98.6%、96%,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公立医院改革紧扣九个字
2019-10-21 11:22:43来源:健康报网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发展。2018年,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委托的第三方机构评估显示,连云港市公立医院门诊患者、出院患者满意度分别达98.6%、96%,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日前,因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连云港市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转机制 两放开一搞活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一环。连云港市、县两级全部组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并实质性运行,履行政府办医职责,把主要精力放在管方向、管政策、管规划、管评价上,加大对医疗行为、医疗费用的监管。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和落实公立医院章程制定、重大项目实施、财政投入、运行监管、绩效考核等工作,相继出台21个政策文件。组织对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财政投入资金分配、医保支付、医院薪酬总量核定挂钩。对市属公立医院实施“两放开、一搞活”(放开人事权、内部分配权,搞活绩效考核)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将绩效工资调控水平放宽到基准线的200%,扩大了医院管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强体系 收入结构更合理
完善价格补偿机制改革,是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重要保障。2015年,连云港市所有城市公立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动态调整3384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总体上能够补偿药品加成差额的85%左右,不足部分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和医院强化内部管理解决。2018年以来,市级财政共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4.29亿元,同比增长20%;清理甄别并化解公立医院长期债务2.64亿元。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逐步改变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医院收入结构趋于优化,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
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使公立医院呈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2018年,全市公立医院门诊、出院患者均次医药费用增速下降,增幅均控制在5%以内,普通门诊量较改革前下降14.5%。全市公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费同比减少4.5元,而医院劳务性收入占比同比较改革前提高了3.8个百分点,占比超过29%,医院收入结构趋于优化。同时,医疗服务效率提升,平均住院日缩短至8.6天,与2015年相比缩短了1.3天。
激活力 “扫”除就医堵点
连云港市通过智慧医疗,实现信息惠民。该市建成了市县区一体化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打造健康网站、健康连云港App、微信公众号等便民服务平台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自成功举行全国电子健康卡首发式,连云港市建设了预约诊疗系统、家庭医生签约系统、双向转诊系统、远程会诊系统、一站式结算系统等,实现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信息互联互通。
目前,连云港市14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和11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可扫码就医,实现公立医院电子健康卡全覆盖。居民通过扫描电子健康卡(码)可以进行挂号、候诊报到、检查检验、打印报告、取药、住院等服务,还可以使用手机终端实现线上预约挂号、在线缴费、报告查询、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档案调阅、免费药具申领等服务。今年8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江苏省仅有的两家地市级医院首批获得互联网运营牌照,并正式上线运行,提供网络视频看医生、云预约、云随访、云配送、远程会诊、健康宣教等在线服务,将优质医疗资源通过网络向基层辐射,进一步拉进与群众的距离,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